日日日夜夜操-日日爽天天-日日夜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免-日日夜夜婷婷-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中國國旅 > 旅游攻略 > 臺灣游記 > 臺灣自由行,到高雄去看海港游記

    臺灣自由行,到高雄去看海港游記

    來源:中國國際旅行社發布時間:2012-07-30

臺灣自由行,到高雄去看海港游記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將高雄放在游記的范疇里面,四個月的時間,可以說,從有記憶開始,高雄是除了大連上海之外,我駐留最久的地方,當開始的新鮮感退去以后,我也可以用一種理性的眼光,一種普通的高雄市民的眼光去打量這個臺灣第二大城市了。周圍的很多人都對高雄懷著某種也許是非理性的抵觸,畢竟,從外表上看來、,這座城市太過松散,無序中透著某種臟亂的表象。但是當你真正融入到這座城市的深處的時候,她的那種能夠將人溶解的慵懶閑散的生活氛圍確實讓人回味無窮,與她相比,不要說上海,就是大連也顯得過于緊張。

    很喜歡高雄的冬天,我想沒有什么詞匯可以比柔和更能貼切的形容高雄的冬天了,溫度適宜到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夜晚枕著親切的蛙鳴入睡,只有日歷上的日期還能夠時不時的提醒你現在正是隆冬季節。生活是那種很有規律的兩點一線,每天坐在沒有人打擾的辦公室里面,三兩同事從早上聊天到晚上,偶爾有所謂的講師進來跟大家講些不進入大腦而又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的專業知識,這就是我的工作,對高雄的新鮮感很快就褪去了,因為自己真實的生活在其中,我不再只是一個過客。

    周末是我所期待的,畢竟楠梓加工區的落后還是讓我無法忍受,我也很想近距離的接觸一下真正的高雄,于是周末自然就成了我和高雄親密接觸的唯一機會。

    臺灣很多火車站都還是日據時期的產物,然而臺北和高雄卻因為客流量的增大而建了新火車站,原有的高雄火車站不久前剛經歷了一次所謂臺灣最大的古跡整體搬遷,從現在高雄火車站的位置搬遷到斜對面的現在的所在地,每次從高雄火車站路過,都會經過高雄的愿景橋去看一看這座興亞帝冠式建筑,而動因完全是出于對建筑的喜愛。興亞帝冠式建筑是典型的日本殖民地式建筑,代表了日本視自己為亞洲的救星,而將天皇凌駕于亞洲之上的狹隘的狼子野心,但是也許人類社會還遠遠沒有達到所謂的理想化的人性世界,人的世界還沒有完全脫離動物的野性沖動與競爭,野蠻的力量往往能夠戰勝人性,于是拋開近代的日本不說光是中國歷史上,低級社會征服高級社會,游牧部落征服有高度文明的農耕社會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宋朝,又比如明朝。宋朝是個典型,被近乎原始的遼與金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后隕落在更低級的蒙古人手中。明稍微好些,但是取而代之的滿清之前不久也還是游牧社會。而日本雖然也有低級戰勝高級之嫌,但是畢竟日本用了僅僅二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一次社會的整體性飛躍,當在甲午海戰中戰勝中國的時候,她全方位趕超中國的現實已經是不容置疑的了。有些嘮叨。但是中日之間的關系在現階段看來應該是個永恒的話題了。

    臺灣的古代在臺南,而距離臺南僅僅一個小時車程的高雄卻緊緊的與日據時代聯系在一起,高雄在古代稱為打狗城,而打狗在閩南語的發音中就是takou,與日文たかお的發音極為相似,于是日人就根據此將其稱為高雄了,當然這些都是我的猜測,但是實話實說,日人起的名字確實比滿清的土名要好的多,雖然有太多的殖民地的印記。據說當年蔣介石初到臺灣的時候也曾經想將高雄這個充滿了殖民色彩的名字換掉,但是最終放棄了,不論他放棄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總是認為,歷史既然已經發生了,這種抹掉它的想法與努力就是不現實,而有自欺欺人之嫌的。一個民族不怕屈辱,不怕失敗,怕的是沒有面對失敗與屈辱的勇氣,以及知恥而后勇的進取心。人,尤其是男人,也是這樣的。

    對柴山的記憶有些模糊了,畢竟這是我在臺灣最早的旅行,十幾個同事同行,散心聊天的味道要大于旅游。高雄地處熱帶,然而冬天的那種天氣跟北方夏天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對熱帶的理解也僅限于如夏天般燥熱的冬季。然而在柴山,我第一次見到了這滿山遍野的熱帶植物,樹干不再筆直,彎曲中透著某種北方叢林所難以理解的柔弱與剛強的矛盾體,因為新鮮而喜歡,植物的枝葉在高空交織成傘狀,遮蔽了陽光,反而使穿行在木板鋪就的健行道路上的人們有了某種少有的涼爽。正值周末,來爬山的人很多,然而更多的是霸道的從游人手中搶奪食物的臺灣彌猴。在辦公室里面呆久了,利用周末的時間出來痛快淋漓的出一下汗,這樣的生活也是蠻愜意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放棄了平實的木板攀山道卻選擇了據說道路崎嶇陡峭的好漢坡。的確是一個考驗,山坡陡峭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沒到半途,

    已然大汗淋漓,我的缺乏彈性的個性又開始起作用了,不愿意被別人小瞧,拼命的前進,景色已經不再重要,著魔一樣挑戰著自己承受的極限。好喜歡登頂的那一瞬間,所有的努力都在這一刻得到了回報,所有過去的痛苦都已經退到了無所謂,眼前只剩下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雖然燥熱,但是天空還是很晴朗的,不像北方的夏天,太熱了,天空就失去了特有的蔚藍的清澄,總是給人霧氣蒙蒙的灰色體驗,然而這里卻不同,綠色依舊鮮艷,藍色依舊清澄,于是登頂遠眺不再心情灰暗,明快與享受占據了整個心靈。柴山,雖然沒有什么名氣,然而這卻是我與熱帶雨林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高雄的生活是安逸而無聊的。從火車站淘來的資料上說左營的海軍軍港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末都向民眾開放的, 想來我也算是民眾吧,就騎著車來到軍營前。門口的衛兵荷槍實彈,有些心虛了,畢竟我的普通話很容易就被他們發現是大陸人,一個大陸人要參觀臺灣最大的海軍基地,即使我是出于很單純的想法,對方也會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于是大搖大擺的走上前去用英文問是否能夠進港參觀,沒想到卻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也許是我手上的資料寫有日文的原因吧,于是將錯就錯,就用日文詢問吧,但是衛兵只會簡單的幾句寒喧話。進程當然很復雜,沒有人知道這則消息的確切性,衛兵打了無數個電話咨詢,看來已經是驚動高層了,如果再不走,即使進去了,被發現是大陸人,還操著日語,更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我的下半生也許就要在這島上度過了。也不作過多的解釋,倉皇逃離,倒是有些遺憾的,不過雖然兩岸的隔離已經不似六七十年代那樣,有鑒于不久前大陸剛抓了無數臺灣間諜,我還是老實些為好。

    高雄沒有太多的古跡,也許這座城市本身就是個古跡。高雄還是很傳統的,雖然有些陳舊,但是這正是高雄自己的風格,那種建筑,那種布局,總給我這種大陸來的人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所有的東西都似曾相識,但是兩岸半個世紀的分離畢竟不僅從意識形態上,連城市的發展都有明顯的區別。于是高雄在中國文化跟日本文化的拉鋸戰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種只有臺灣人自己能夠體會的風格。

    利用周末去了三個湖,蓮池潭,金獅湖和號稱臺灣西湖的澄清湖,這些也許是高雄除了海港之外所剩不多的參觀地了,比較喜歡蓮池潭,雖然周圍大多是我所鄙視的后建的廟宇道觀,但是當夕陽西下,燥熱退去后,在澄清的湖水邊慢步也是很愜意的事情,更何況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在蓮池潭的身邊找到了古鳳山縣城的殘跡,對于喜歡探古訪幽的我來說不啻為一份很好的禮物。趁著太陽落山前最后的余輝登上了鳳山縣城殘跡的城樓。雖然破舊,但是這城樓今天還發揮著作用,一輛輛機車從城門下穿過,大概沒有誰會在經過這里的時候追古嘆今吧,除了我。頂著列日去看金獅湖,湖水快干了,還是廟,卻不見朝拜的人,快要暈厥。更可惡的是澄清湖,趕的不巧,正在整修,大半個湖水都被抽干了,澄清湖是高雄為數不多的需要門票的地方,100臺幣,很不值得,買票的歐巴桑還風趣的說,干了的澄清湖別有一番滋味,許是很久沒有人來游玩了,今天找到了冤大頭,起初還不知道怎么回事,等到明白時已經晚了,不過偌大的澄清湖公園除了我們沒有其他人,仿佛為我們所獨開,這種感覺也是很難得的。

    喜歡高雄,是因為她與大連一樣是一個海港城市,然而在這里,海港與人的距離卻更近,壽山上的忠烈祠里可以看到海港,渡海而去,旗津的周圍也是港口;中山大學也是被港口包圍著的。于是,離開楠梓后,你就再也逃不開港口魅力的追趕了。最喜歡坐在萬壽山陽,忠烈祠前的小廣場上的涼亭里看海,酷熱與你無緣,一杯鮮榨的果汁在手,一個下午就可以這樣呆呆的看著海港而渡過。這里你可以看到高雄港的全貌,從旗津輪渡站到紅毛港的全貌。很喜歡站在高處俯瞰大海的感覺,這里你看不到高雄港的繁忙,一切都在改變,當你察覺的時候有的只是改變后的結果,因為眼界廣了,細節已經不再重要,你看到的是一個寧靜的港灣。天有些陰了,寧靜中增加了些憂郁的氛圍,我走進了身后的忠烈祠。

    忠烈祠的原址是一間破舊的日本神社,蔣介石到了臺灣后為了緬懷抗日的英烈而因陋就簡的在此建成了這座忠烈祠。雖然是免費開放,但是門前看海的情侶們卻很少愿意踏入這里,只有我們。

    又是蔣介石的題詞,中國人是好題字的,出名的要題;不出名的也要題,成功的要題,失敗的也要題;蔣介石是這樣;毛澤東也是這樣。忠烈祠的四周墻壁掛有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前的國民黨英烈,說他們是英烈是不為過的。比如二十八歲就就義的國民黨青天白日旗創作人陸皓東烈士。因為政治上的原因,國民黨中的很多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至今仍毫不為大陸的13億人民所知,然而處于那個時代的他們卻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國家的人民而奮斗,而犧牲的,如今僅僅是因為一己之私,或者因為內部的黨派之爭而被埋沒,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國民黨怎樣,共產黨怎樣,不同樣是中國人,為何要兵戎相見,為何要互相詆毀?這個國家就是這樣在內耗中貧窮著,愚昧著,落后著。

    從忠烈祠出來,經人指點由一條偏僻安靜的小路直接到了山腳下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我是去過很多次的,每次去都有意外的收獲。比如山頂上的英國領事館舊址,又比如蔣介石的故居。臺灣歷史雖短,但是在這片島嶼上,通商的也好,侵略的也罷,前前后后共有13個國家的人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如果日本人,荷蘭人,葡萄牙人還算不上什么的話,那么英國在這里就僅僅是一個匆匆過客了。英國領事館的位置極佳,在這里可以一覽遠處的高雄港與腳下的西子灣,晴朗的日子里在這里閑逛,曾經的歷史在陽光的照耀下已經褪去了悲愴與凄涼,空余歷史的唏噓。不必言語,撫摸一下這殘留的一磚一瓦,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圖感慨連堅硬的磐石也經不起時間的侵蝕,何況人乎?一對新人在這里拍婚紗照,歷史的滄桑與新人的笑顏配合的完美無瑕,面對歷史,時間的遺存,他們是否也在內心中經歷一場快速的時間考驗呢?時間在此刻已經無法統一,也沒必要統一。

    在臺灣你到處都可以看到蔣介石的蹤影,在這充滿了書香與新鮮海水味道的中山大學的一隅,藤類植物掩映下的正是蔣介石的一處私宅。從南京帶來的蔣公專車已經蒙上了一層歷史的陰霾,見證了中國近代屈辱歷史的她,老了,就靜靜的在這里聽聽夜晚海浪拍打礁石的嗚咽,曾經的主人已經幻滅,而她還要在這里繼續呆下去,承載著維系那段歷史的最后的任務。雖然偏安于這海島之上,不能再奢侈下去,可是蔣介石的行宮還是不失華麗,曾經的他正是在這里踱來踱去考量著反攻對岸大陸的美夢吧。走廊的墻壁上掛著中山先生的對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期望不可謂不高,然而蔣介石的所作所為是否會讓中山先生認為所托非人呢?自有他人評說。走廊上蔣公的照片里我看到的仿佛是一個自信慢慢的蔣介石,笑容可掬,自然而又信心十足,也許這就是他作為一個偉人,作為一個男人讓我欽佩的地方吧,無論在面對什么困難的時候,發愁是沒有用的,要自信的微笑著面對挑戰,即使最后失敗也要給世人一個充滿笑容的謝幕。喜歡在中山大學里面漫步。周末無所事事的時候,三兩好友相聚于榕樹下聊天談心,遠處是海浪拍岸,近處是鳥語花香,所謂愜意不過如此吧。

    在高雄,旗津是不能不去的,因為它是高雄港的一部分,又因為與市區隔海而望,故跨海而來的人自然而然的就將這里視為周末度假的好去處了。港都號渡輪穿梭于西子灣與旗津之間,像極了黃浦江的渡輪,只是那渾黃的江水換成了清澄的海水,船尾的五星紅旗換成了青天白日旗。旗津的熱鬧是極真實的,有太多的小玩藝兒吸引你的眼球。旗津的沙灘是那種不可思議的灰黑色,但是砂質卻很好,踩慣了大連的鵝卵石,旗津的沙灘有種莫名的親切與舒適感,正是冬季,雖然天氣很熱,但是這海水還是很冷而不適合下水的,就赤著腳在海水中感覺一下,風高浪急,不免要打濕褲管,無奈而興奮,尤其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

    沿山邊的公路漫步而上,高聳在山頂醒目位置的就是旗后燈塔跟旗后炮臺。高雄的古跡不似臺南,總是不經意間就出現在你的眼前,這次又是一次邂逅。環顧四周,右邊是高雄港,左邊是第一出海口,當年臺灣著名的詩人余光中就是站在這西子灣頭面對著第一出海口,面對著臺灣海峽和對面的大陸,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鄉愁。對面是熟悉的西子灣,炮臺設在這里是再理想不過的。旗后炮臺與對面西子灣的雄鎮北門炮臺相得益彰,互為防護,揚長避短。然而體制上的落后讓這兩座炮臺在建成后不久一彈未發的情況下就落入了敵手。嗚乎哀哉,近代的清政府這樣的事情做的太多了,又何止一個臺灣呢?現在的雄鎮北門炮臺幾乎已經很難看出當年的雄姿了,而旗后炮臺也僅剩下空蕩蕩的兵營與彈藥庫來供參觀者唏噓歷史。夕陽下的旗后燈塔是美麗的,雪白的墻壁在夕陽的照耀下如同少女白里透紅的面頰。一個熟識高雄的老者在為游人講解旗后燈塔和高雄的歷史,娓娓道來,卻因為時間的關系無法繼續聽下去,帶著些許遺憾離開的,然而能夠看到如此壯觀美麗的夕陽,已經不虛此行了,足矣。

    很喜歡雨中的高雄港,那種朦朧的凄美,那種淡淡的鄉愁。坐港都號游高雄港是早就計劃好了的。自認為對高雄有相當的了解,便毫不客氣的總結出高雄的三多,野狗多,寺廟多,還有就是船多。高雄在清末被稱為打狗城,然而今天這里卻是野狗的天堂,有些諷刺的意味。這些野狗倒還溫順,只是到處方便很討厭。參觀的廟宇道觀也有兩位數了,卻也沒什么喜人的改觀。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高高在上的佛祖們總是給我一種壓迫感,更何況佛祖自己也說過,求人不如求己。我想,即使沒有信仰,只要對佛祖心存敬仰他們也不會怪罪我的。臺灣的寺廟不乏雄偉之作,然而這種缺乏歷史感的寺廟于我可謂一文不值,初見時的興奮不久就被真象所澆滅,空留鄙視與無奈。于是目光就只能轉向這高雄賴以成名與維系的港口了。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高雄港給我的印象都是灰色的,卻不是那種討厭的灰色,也許這與我性格深處那種莫名的悲劇情結有關吧。冬日的高雄是很少下雨的,晴朗的好似初夏。然而今天天空卻下起了蒙蒙的細雨。下午四點的船票,原本熱鬧的鼓山輪渡站也因為這冬日的細雨而冷清了許多。鼓山輪渡站附近有很多的小吃,最出名的就是街角的一家刨冰店,天氣好的時候這里總是人頭攢動的,雖然周圍賣刨冰的店家還有很多,但除了此處,其他的大多門可羅雀。光顧的多為中山大學的學生,混跡于其中還真有種自己就是這所大學中的普通一員的錯覺。墻上的涂鴉很是醒目,雖然亂了些,但是能夠給年輕人一個釋放自己熱情與沖動的空間也許正是這家店能夠傲視群雄的原因吧。即使是這里,今天也因為下雨而冷清了很多。趁游覽船還沒有靠岸的機會摸到了鼓山輪渡站邊上的客輪港,目的是打聽如何去澎湖列島,可是卻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從高雄出發到澎湖列島需要大約四小時的航程,如果要當天返回,則在島上只能逗留2個小時,更可惡的是去澎湖列島是需要身份證或者護照的。看來我的澎湖計劃已經成為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了。

    四點的港都渡輪改成了我們的這班只有在周末開行的高雄港游輪。雨越下越大了,有些掃興,也許晴空萬里的高雄港才是我的最愛吧,游客不多,大多是從臺灣其他地方來高雄游覽的人。大多數的乘客都直奔二層的座位而去,樓下只剩下我們跟兩個還算漂亮文靜的女生。講解員肯定是個在高雄港工作多年,經驗相當豐富的兄弟,講起高雄港來旁征博引,頭頭是道,在樓下雖未謀面卻也心存些許佩服。我是喜歡船的,從小就喜歡,大連的家中雖然能夠看到大海,但是卻因為航道的關系而無法看到什么船只。沒有船的海水遠遠的看去仿佛缺少了靈性。我也喜歡看著船出港,看著它漸行漸遠的身影,總有種要跟它同去遠航的沖動。也許我漂泊的沖動就是在大連的海港邊培養出來的吧。雨中的高雄港是朦朧的,少了平時的繁忙,多了些許寧靜。雨也澆滅了高雄冬日的燥熱和我內心深處的那種焦躁不安的沖動,心平氣和了,卻開始有了些寒意。周末的港都輪從第一港的鼓山輪渡站開出,大約一個小時的航程到達第二港的紅毛港,半個小時后再從紅毛港返回,全程兩個半小時。一個小時的旅程滿足了我對船的貪婪與渴望。軍艦,漁船,集裝箱船一艘艘從你的身邊擦過。停泊在港口里的船是安靜的,疲憊了數月半載,在這里休息一下。母港也好,外港也好,經歷了海上的狂風暴雨和孤單寂寞,港口便成了海員跟船只唯一的渴望。開航的興奮與激情,歸航的溫馨與渴望每天都在這里無數次的上演,圍繞出港口的防波堤與燈塔就好像幕布一樣,拉起,放下,不知疲倦的重復著。此時的我是個過客,是個觀眾,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在觀看這一幕幕的悲歡離合,不知不覺中我也成了這悲喜劇中的一個角色,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一艘馬士基的超巴拿馬級集裝箱巨輪從身邊經過,需仰視才見,于是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上海港雖已然超過高雄成為世界第四大貨柜碼頭,但是上海的貨柜港在陽山深水港,黃浦江中是絕對看不到哪怕是巴拿馬級的貨輪的。高雄的海港與高雄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這不僅因為高雄港承擔了臺灣65%的貨物吞吐量,更重要的是港口離人們的視線,離人們的生活是如此的近,每天看著萬噸巨輪從身邊經過,心情也許會開闊許多吧。

    紅毛港因為高字塔而聞名,船靠岸的時候,雨已近乎傾盆,打著傘逃入高字塔也已經渾身濕漉漉了。天黑的很快,遠處港口的燈光已經亮起來了。如果是個晴朗的日子,此時應該是觀看夕陽最佳的時間與地點了。晚風,夕照,巨輪擦身而過,怎一個浪漫了得?然而我卻無法得見,也罷,其實雨中的高字塔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也更加彌足珍貴。高字塔距離第二港的出入口很近,此時恰好一艘HANJIN的貨輪從身邊經過,是那種震撼的感覺。巨輪的汽笛響起,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的真切的傾聽過巨輪的汽笛聲,你的心會不由自主的與它產生共鳴。一種回家的歸屬感油然而生,來到高雄后,第一次有了想家的思緒,就是在此刻,聽見這低沉而有不乏興奮的入港汽笛聲之時。當華燈初上的時候,港都輪的汽笛也響起來了,回程會是怎樣的心靈之旅呢?

去臺灣旅游幾月份最好呢?中國國旅總體的概括就是78月份還有十一和春節,因為這一直就是很多游客公認的旅游旺季,如果您想避開這個旺季,想去阿里山景區,那么56月份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具體怎么玩,國旅建議您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

相關品牌

關于我們
國旅簡介 聯系我們 營業資質 招賢納士 公司地址 網站地圖
產品服務
周游世界 私人訂制 自由海島 北京當地游服務 醉美中國 簽證辦理 公司郊游 公證認證 郵輪度假
聯系我們

經營許可:L-BJ-CJ00080

合作郵箱:xiehui@zglxw.com

咨詢電話:400-690-6676(24小時)

咨詢電話:010-64027200(9:00-20:00)

公司地址:北京朝外大街26號朝外MEN寫字樓A座

手機掃碼瀏覽

跟團游、自由行、吃住行
定制專屬自己的旅行線路

掃一掃我要咨詢